◆1956年1月7日 学院举行4位老教授教学成就展览,祝贺冯景兰教授任教32周年,袁复礼、王炳章教授任教31周年,张席禔教授任教26年。展出内容有他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情况、从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报告、论文著述、野外工作的图片和他们采集的矿物标本、化石。
◆1956年1月7日 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了《1955-195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任务》,提出要继续加强教学思想领导,大力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苏联教学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掌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坚决贯彻“学少一点、学好一点”的原则,防止学生负担过重,进一步提高教师政治思想水平与科学知识水平,总结教学改革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1963年1月7日 本年第一次院行政会议,讨论修订教学计划问题。
◆1975年1月7日 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留守处成立,留守处在院党委直接领导下,做好迁校中的各项工作,重点是机关迁武汉后的组织工作。宋耀章任留守处主任。
◆1988年1月7日 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张文驹到校,召开部分系、部、处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座谈会,听取“如何深化我国地质教育改革 端正办学方向”问题的意见。
◆1989年1月7日 社会科学课部更名为“社会科学系”。
◆1992年1月7日-9日 学校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十年发展规划和“八五”计划的意见(草案)》等3个决议和意见(草案)。
◆2002年1月7日 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第二、三批项目,陈源的“宝石学”课程入选第二批项目,王巍的“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和姚书振的“地质学标本模型库”课程入选第三批项目。
◆2005年1月7日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研究中心被教育部认定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吴信才任第一届中心主任。
◆2008年1月7日 学校决定:将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合并,组建经济管理学院;将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系、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调整到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名为“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将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调整到信息工程学院。
◆2016年1月7日 武汉市市长万勇,武汉市委常委、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胡立山,武汉市政府秘书长彭浩及武汉市相关部门和城区负责人来校调研“武汉·中国宝谷”建设、氢能研究、“中约大学”筹建情况等,表示武汉市将全力解决学校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问题。
◆2016年1月7日 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副校长塞得麦尔、杨洪一行来校调研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2017年1月7日 湖北省攀岩队“省队校办”合作协议签字揭牌仪式暨湖北省第五届攀岩锦标赛在学校举行。
◆2021年1月7日 金属物探专业1983届校友龚树毅与公安县佳源水务有限公司捐赠40万元,注入“佳源奖助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科研及贫困本科生。
◆2022年1月7日 学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在校校领导、全体中层正职干部、各民主党派人士代表、教师党支部书记代表、学生党支部书记代表、离退休教职工代表、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等参会。校长王焰新主持会议。党委书记黄晓玫作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总结报告。黄晓玫指出,学校党委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完成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于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部署的66项工作任务,党员干部师生经历了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大提升,有力促进了党建思政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她强调,要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2年1月7日 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发布《关于全省第二十一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获奖情况的通报》,学校4部党员教育电视片获表彰。
◆2022年1月7日 学校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建设的湖北省级研究生工作站挂牌仪式暨心理健康与交叉学科学术交流会举行。副校长赖旭龙、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李毅参加仪式并为工作站揭牌。
◆2022年1月7日 王力哲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
◆2022年1月7日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致函学校,由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材料与化学学院等单位申报的“中国非金属矿行业矿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获得认定并授牌。该实验室是中国非金属矿行业首个重点实验室。